若你:跟我一樣
1.長期關注黃牌檔車市場
2.想找新車取代CB400或DRZ400
3.想反璞歸真,棄紅牌轉黃牌,但觀望著
你可以參考我的文章,我有些想法及分享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很短的時間終於入手了這台車~~
從看到網路上討論串這車直到交車只消十天左右,如今交車,分享一些心得~~
緣起~~
從很小的時候就很愛機車,喜歡騎機車,雖然一直以來技術都沒有很好(例如每每車遊,總是吊車尾...)
我也數不清我究竟前前後後有過幾台機車,但可以確定的是至少30台以上~~~
台灣的黃牌車,就屬CB400,DRZ400最熱!!初期的台灣重機黃牌,就這兩台車了,阿力晚了些,然後v3
但這兩車飛黃騰達的時期,是從路權光復之後開始,也可惜在同時期,因為環保法規,許多黃牌車受限無法"驗收",以致於上述兩台車,價格越見高漲!!
我屬於重機一開放後,前期就去取駕照的人,之後也咬牙買下了CB400,至今保存將近十年,可以算是長期擁有CB400經驗的人。
會注意這台車是因為,從沒有一台黃牌可以撼動我取代CB400的地位,直到390出現,我注意到了它~~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初期想法
1.單汽缸高扭力,應該可以不用像CB長拉萬轉攻彎道
2.390懸吊前後WP很棒,攻彎道應該很棒
3.youtube上一堆試車,390最高速度180,0~140一氣呵成,很夠用啦!
4.CB老了,這車單汽缸好養又簡單,維修輕鬆吧!
5.前後煞車名牌貨(同b製造廠)
網路上短時間問了許多,但是分享的朋友不多,自己又急性子,又擔心再慢就買不到這車(大誤),就衝了!
因為現金交易,所以速度很快,今天早上交了車,就急著試車去了,文筆不好,我就分述如下主題~
(下述的比較皆以 CB400 v3作為比較基準)
靜態:
1.許多廉價塑料的殼,包裝著名牌的平民版物件,如前後煞車,前後懸吊,把手,輪胎。
2.走線頗凌亂,但是我有注意到許多電子接頭是採用越野車等級的防水插件。
3.排氣管隱藏於引擎與避震器間,得以將後輪完整呈現,整車有襯托出鋼砲之姿
4.多功能的儀表,可以顯示許多資訊,各檔位顯示,油耗顯示,時間,轉速,速度,超轉燈號(兩組),可關閉ABS,引擎發動延遲大燈開啟功能(好物),左右把手燈號,全車方向指示燈LED化,光感應自動大燈(今天進出隧道有發現兩次自動開啟,但不確定)
5.一般鑰匙,沒晶片功能,感覺像開信箱的廉價品
6.行李箱大約可以放入一套10元輕便雨衣
動態:(手冊要求訓車,不能超過7500rpm,不能全油門,因此先分享,後續應該很快可以再分享)
1.發動引擎,鏗鏘砰砰不規則的節奏,不知道是亂還是序?習慣日貨細膩的我,有點不悅。
2.拉離合器,入各檔位,非常清晰,間距稍大,空檔極端好入,2-0,1-0接是,百發百中。
3.上路,加速平順,4000RPM以下非常難騎,約過5000rpm,力量湧現,但仍算平順。
4.行車排氣噪音剛好可以接受,算大聲,有改管的感覺了,因此頗滿意表現,不需要改了。
5.行車感覺有強烈感覺,車身剛性>引擎性能,但是引擎性能又覺得頗有後勁。
6.行車整體而言,看車的不悅,因為行車的動態表現,可以忘卻那些瑕疵,因為很好騎,很讚。
EX.秀朗橋接引道往台北第一個彎路,時速90,完全不減速,不需要刻意新車就很有信心的轉過去!
直白說,這車架配這Q偏硬的運動懸吊,絕對可以讓車手壓榨引擎的性能不手軟。
7.煞車能力,非常優異,即使前後單碟。
8.小試山路(沒能拉轉),如6所言,一路就是順暢的轉彎,沒有壓力,信心十足。
9.高架道路(非西濱),行車時速約80~90,沒有風壓,沒有不適,感覺時速只有50~60。
10.產業碎石道路,輪胎瓢移不定(跑胎廢話),懸吊沒有過度彈跳,寬把手,很容易操駕,還行。
目前毛病:
1.一上路不到五分鐘,副水箱水即噴出,因為之前爬文知道,也不理他,至今100km竟然也沒噴了??
2.熱車後熄火,教難發動.冷車一觸擊發,熱車約要三~四秒。
3.引擎很熱,水溫皆維持高檔處,接近H約剩下1~2格。
比較項目(1~10分) CB400 KTM 390
外觀質感 10 7
低速巡航能力 8 6
高速巡航能力 10 8
排氣聲浪 9 7
懸吊 6 9
煞車 6 10
油耗 7 10
過彎能力 7 9
越野能力 5 6
市區能力 7 7
山路能力 8 9
舒適度 10 8
外觀質感:
這邊說的是收邊及整線路,完整度,KTM結構部份很完整,可惜外殼等感覺是用掛上去的,騎車收油門還不時聽到塑膠震動聲音。
低速巡航能力:
CB低轉數及高轉速都很好駕馭,不容易熄火,KTM4000RPM以下很敏感,催油門就噴,上高檔又稍托,一回油門又容易熄火,若補油門,又容易噴發,如場地越野車一樣,ktm我目前都二檔起步,因為就很好用了!!(我猜二檔要小拉轉應該也能孤輪
高速巡航能力:
CB的引擎震動小,車子重,穩定多,但是ktm不是不好,感覺很躁動沒法維持單一速度太久,讓人想要一拜著騎車。(KTM懸吊很好,路感好又穩定)
懸吊:
CB前叉跟不上後避震,ktm前後不可調阻尼(後可調軟硬支撐),我68KG,騎起來格外感覺量身打造,太棒
煞車:
Ktm手到擒來,cb偏軟。
油耗:
Cb長期觀察約20~22km/L,KTM今天騎車100公里,油耗約3L,超省。
過彎能力:
KTM還沒開崔不准,不過同樣時速,過上述秀朗橋接北市引道首彎,KTM顯然從容許多。
越野能力:
KTM底盤較高,還行,CB是悲劇。
市區能力:
如前述低速巡航,且KTM好熱,紅燈太久(50秒以上,我馬上關電門),不過KTM非常靈巧,尤其今天騎車進到死巷子,竟然就這麼用腿嚕著倒退走,一點壓力都沒有。
山路能力:
以前騎cb跑山都是2-3檔,且都萬轉以上,高亢聲音容易疲憊,如今KTM雖然沒有開崔,但是感覺悠哉悠哉,行雲如水。
舒適度:
a. 確認cb座位較低,重心也低,剛入門重機較適當,沒有壓力,收腳騎車腳踏位置較低,腿的曲率較小,長途舒適。
b. Ktm較高,重心高些,收腳騎車腳踏位置較高,腿的曲率較大,長途不佳。
結論:
1. 你若有CB想要賣掉換ktm勸你不要,你會懷念CB它,因為雙方優點缺點都是互補。
2. 你若有DRZ想要賣掉換ktm勸你可執行,你會滿意它,它接近DRZ的騎程姿勢,它又可以各種姿勢過彎,DRZ限制較多!它們引擎輸出也有點像,但是ktm粗些,KTM不能飛,但是DRZ公路上也不能飛阿,KTM不用內胎,DRZ卻要氣密或補胎。
3. 若你是紅牌車手,想要換ktm車,勸你先爐老闆試車看看,他的許多細節我怕你會暈倒,它在我心目中的行車路感,或許你不削,但是我能確定的是,你若能發揮紅牌車50%的能力,你擁有390,可以激發你100%淺能,且你可以從中獲得更多。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attach.mobile01.com/attach/201409/mobile01-03502e8dcd72c0214441d7718eea0f64.jpg)
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-Text RSS service -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'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's site,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.org/content-only/faq.php#publishers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