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文
部落格全站分類:休閒旅遊
2013年9月9日 11:31
大陸新聞中心/綜合報導
知名經濟學家林毅夫在廈門表示,在後發優勢的帶動下,大陸經濟未來20年仍有平均每年8%的增長潛力。他認為,這意味著大陸若保持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之勢,到2020年人均收入水平或達到1.27萬美元,邁入高收入國家行列。
根據中新網報導,林毅夫當日在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的主旨論壇上作上述表示。他認為,大陸經濟水平的提高、成為高收入國家不僅意味著全世界高收入國家人口翻一番,還有助於在產業轉移的過程中,幫助一些欠發達國家和地區實現工業化、現代化和經濟騰飛。
林毅夫將這一過程類比為日本在19世紀60年代經濟騰飛後,將附加值比較低的勞動密集產業轉移到『亞洲四小龍』(香港、新加坡、南韓和臺灣),助力實現其經濟快速發展。
他進一步指出,考慮到大陸目前在製造業領域雇佣的勞動力高達1.5億人。當這其中很大一部分產業轉移到包括非洲、南亞、拉丁美洲等地的發展中國家後,能夠為當地提供『復制』大陸過去30年快速發展奇跡的機會,真正實現『百花齊放春滿園』的理想。
在同日下午的『林毅夫專場』論壇上,這位經濟學家再次將大陸挖潛發展潛力、實現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的載體和關鍵歸於投資。
在大陸經濟增速自2010年出現持續兩年多的逐季下滑後,是否應該轉變經濟增長方式、調整體制、機制成為各界討論和關注的熱點。
在林毅夫看來,體制機制的問題固然存在,但經濟持續長時間下滑的主因在外部,受國際經濟發展周期影響。他認為,改革並非全盤否定政府和市場力量並重的『雙軌制』,而是改變其中受到扭曲的部分,特別是針對收入分配領域和權力的腐敗尋租等問題。
針對一些大陸國內學者『以消費驅動經濟』的呼聲,林毅夫強調,勞動生產率的提高、基礎設施的建設、環境的改善等降低交易費用的舉措均依賴投資。脫離開這些經濟增長的核心之後,空談消費拉動經濟會成為無源之水,最終也可能導致過度消費帶來的債務危機等。
對於『產能過剩、重復建設』等投資副作用,林毅夫認為,解決關鍵在於優化投資結構和投資效率。期間,一個有效的市場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覷,能夠提升企業自發推動產業升級、淘汰落後產能的意願。
關鍵字: 林毅夫 大陸 高收入 國家 廈門
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-Text RSS service —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'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's site,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.org/content-only/faq.php#publishers. Five Filters recommends:
2016台北年菜推薦 年菜食譜 , 年菜預購 , 年菜2015 , 年菜訂購 , 7 eleven年菜訂購 , 年菜宅配 , 年菜菜單 , 年菜推薦 , 年菜食譜大全 , 年菜2016 , 年菜外帶 , 外帶年菜 台中
jmuko1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